刘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中科院优秀指导教师 学科:再生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 血液与心血管发育研究组网站:http://english.biomembrane.ioz.cas.cn/research/groups/liufeng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307(办公室)010-64807562(实验室) E-mail:liuf(at)ioz.ac.cn |
综合简介: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获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0-2002在新加坡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院 (现IMCB)做博士后,开始利用斑马鱼模型从事造血系统的发育生物学研究;2003-2005在美国Vanderbilt 大学医学院从事斑马鱼血管生物学研究;2006-2008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WIMM)利用斑马鱼和非洲爪蟾从事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刘峰博士首次建立了斑马鱼cDNA芯片并成功应用于筛选早期发育特异性的基因;其中Lysozyme C已成为斑马鱼髓系细胞最常用的分子标记之一;在牛津大学的工作集中在斑马鱼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心血管发育和分子调控网络的研究,系统阐明了斑马鱼基因组中整个ETS转录因子家族、各个成员的时空表达图谱,并进一步发现Fli1是调控血液和内皮细胞发育分化的主控基因,并和Erg协同调节血管生成(Angiogenesis),Etsrp既调控内皮细胞分化又控制髓细胞的发育。2009年在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血液和心血管发育研究组,围绕“造血组织及血细胞发育调控”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以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包括:Nature、Dev Cell、EMBO J、PNAS、J Exp Med、Blood、Nat Commun、Cell Res、和Development等。与此同时,刘峰博士还担任国际斑马鱼学会执行委员、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主任委员、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以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信号转导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研究领域:
以斑马鱼和小鼠为模式动物,研究血液系统发生的分子机制,尤其是血液与心血管干细胞/前体细胞的形成、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维持及分化等,力图阐明调控血液系统发育的信号通路和基因调控网络,为体外编程和重编程造血干细胞以及治疗相关人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科研资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
近期代表性论文:点击查看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获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0-2002在新加坡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院 (现IMCB)做博士后,开始利用斑马鱼模型从事造血系统的发育生物学研究;2003-2005在美国Vanderbilt 大学医学院从事斑马鱼血管生物学研究;2006-2008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WIMM)利用斑马鱼和非洲爪蟾从事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刘峰博士首次建立了斑马鱼cDNA芯片并成功应用于筛选早期发育特异性的基因;其中Lysozyme C已成为斑马鱼髓系细胞最常用的分子标记之一;在牛津大学的工作集中在斑马鱼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心血管发育和分子调控网络的研究,系统阐明了斑马鱼基因组中整个ETS转录因子家族、各个成员的时空表达图谱,并进一步发现Fli1是调控血液和内皮细胞发育分化的主控基因,并和Erg协同调节血管生成(Angiogenesis),Etsrp既调控内皮细胞分化又控制髓细胞的发育。2009年在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血液和心血管发育研究组,围绕“造血组织及血细胞发育调控”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以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包括:Nature、Dev Cell、EMBO J、PNAS、J Exp Med、Blood、Nat Commun、Cell Res、和Development等。与此同时,刘峰博士还担任国际斑马鱼学会执行委员、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主任委员、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以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信号转导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研究领域:
以斑马鱼和小鼠为模式动物,研究血液系统发生的分子机制,尤其是血液与心血管干细胞/前体细胞的形成、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维持及分化等,力图阐明调控血液系统发育的信号通路和基因调控网络,为体外编程和重编程造血干细胞以及治疗相关人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科研资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
近期代表性论文: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