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美福简历
丰美福研究员,细胞生物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科学研究特殊津贴获得者。1959-64年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曾被评为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1981-82年赴美 Fred Hutchison 肿瘤研究中心基础免疫系进修;1982-84年美国Tennessee大学微生物和免疫系进修;1989-90年德国Max-Plank发育所生化系访问科学家;1994-95年美国NIH/FDA细胞因子实验室访问学者;1997年美国NIH/NIAID进修基因敲除技术,归国后办了第一届学习班,推进该项技术为更多人了解与应用。1999年2月访问美国Cold Spring Harbour Laboratory等实验室。
1985年归国后,积极参与申请与筹建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从零开始组建新的细胞培养与免疫学实验室;研制了检测新一代性病的荧光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她怀着发展航天事业和探索未知的热情,参加了航天863预研等工作,率先开展空间生物技术的研究。由于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起步晚,与国际差距大,在当时发射基地工作、生活条件十分简陋和恶劣情况下,冒着高温酷暑,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将纤弱的高等哺乳动物细胞送上了太空,为我国空间细胞培养和制药研究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跻身于国际相关研究领域。
历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1-2001)、动物所膜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1991-2001)、生物膜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1-2005)、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免疫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委会副主任(2006-);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91-2001)。并继任分子细胞生物学报、空间科学学报、日本Biological Sciences in Space的编委。荣获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终身荣誉会员。
在从事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的几十年生涯中,丰美福研究员先后获国务院人才引进办、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择优资助,并承担了国家攻关、国家航天项目、863、基金委、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等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信号识别与跨膜传递,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学术思想活跃,学风严谨,作风正派。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细胞三维生长的研究,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和访问学者40余名。被特聘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学术导师,培养了1名在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优秀中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译英汉免疫生物学辞典一册(主编之一);作为免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参与我国免疫学名词的审定;负责并参与“探秘太空”有关章节的撰写(编委会成员);编写了《空间生物学》和《Space Science in China》的有关章节(主要撰搞人);获发明专利2项;荣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成果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与证书;集体受到总书记接见并合影留念,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